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久久久综合免费视频,亚洲天天综合,欧美老人xxxx18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教育資訊

中學課堂的教學邏輯該變了,我們準備好了嗎?

2021/6/1 21:40:41 人評論

中學課堂的教學邏輯該變了,我們準備好了嗎? ■曾德琨 文匯報 2021.5.14 當知識不再神秘,而是隨處可及時,基礎教育的課堂該何去何從?教師還能高高在上嗎? 當學習可以隨時隨地發生時,學習真的隨時隨地發生了嗎?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思考…

中學課堂的教學邏輯該變了,我們準備好了嗎?

 

       ■曾德琨  文匯報 2021.5.14
      
       當知識不再神秘,而是隨處可及時,基礎教育的課堂該何去何從?教師還能高高在上嗎?
      
       當學習可以隨時隨地發生時,學習真的隨時隨地發生了嗎?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思考,究竟應該如何深度學習?
      
       當高考、中考改革不斷推進,評價引領教與學發生變化時,我們對于資深教師、名師的評價還是以 “他熟悉每冊教材到每一頁、每一個知識點”“他能預測中考命題、高考命題”或者只以 “他教的學生分數高”為標準嗎?
      
       當科技高速發展時,我們教師還在持續學習,還有持續學習的能力嗎?
      
       在推進上海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當下,在過去“二期課改”成果的基礎上重新設計更好的育人方式,是所有中學教師面臨的挑戰,也許很難,但是必須要做,因為教育需要智慧,那樣的教育才有力量——
      
       “我們學生現在存在的問題非常明顯:他們都是解題能手,但對科學本身理解不深,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相對比較低,不少同學不知自己興趣在哪。寫抒發感情的文章可以,但通過收集資料、實驗佐證寫應用文能力有待提升;模仿能力高,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這是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中科院院士麻生明日前在高中聽課時的感慨。
      
       他是新編滬版非統編《高中化學》教材的主編之一,他在聽課時對于高中的化學課給出了直截了當的點評:老師上課直接給出概念,未經討論;情境教學內容遠離學生實際生活,難以共情。教師積累的經驗不是經典,要舍得拋棄和更新;課堂知識容量大,記憶的東西比推導的多;理科實驗操作屬于指令型,需給學生自主操作發現問題的機會;極力將學生的思維納入教師的軌道,學生發言一旦與教師備課不符,就會被“及時”打斷“糾偏”。
      
       開課學校提供了兩節課,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效果明顯不同。麻生明院士認為,我國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只有利于技術工人的培養,現在面對創新型社會建設,基礎教育在培養創新型人才上任重道遠,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筆者聽了麻生明院士的點評,十分汗顏。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現今中學課堂的邏輯關系,更令人擔憂的是他點評的不是一節化學課,而是我們目前大多課堂正在發生的教學活動。
      
       遠見超越你未見,是時候該反思過去的教學了
      
       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認為,這一輪技術革命對人類的沖擊遠大于工業革命。在工業革命時期,膠片被數碼技術取代,棉襪子被尼龍襪取代,人類都曾抵抗過,抵抗的意義是為我們贏得接受的時間。這一輪技術革命,人類完全未經抵抗,始終不曾討論,抵抗只是螳臂當車。
      
       反觀我們現今的教育,當校園里的老師還在抱怨學生在校外提前學習、造成教學進度不均衡時,MOOC這類線上免費課程批量出現、雙師課堂、各種答題App等都讓學生有獲得知識的多種渠道。知識不再神秘,而是隨手可及,基礎教育的課堂該何去何從?教師還能高高在上嗎?新課程、新教材的出現,呼吁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為教育指明了方向:我們習慣了通過一代代的師承來習得知識和技能,但是現在,我們面臨的急迫命題是“誰來創造知識?”
      
       這些變化面前,我們有必要反?。阂郧暗慕虒W在一定程度上是忽視真實情境的,學生學習是被動的和單向的。無論是“李約瑟難題”還是“錢學森之問”都提醒我們不能教育出高分低能、沒有創造力的學生,一個有思想、有批判性思維的學生,他要具備篩選能力和判斷力,這樣的學生才具備更新現有知識的可能性,從而去改變世界。
      
       歷史學家許倬云說,要想辦法設想我沒見到的地方,那個世界還有可能是什么樣的。身為教師,我們應該設想未來需要什么樣的人,今天我們該如何培養人,人的核心素養是什么,我們的教師又該具有什么樣的素養,目標、課程、教材、教學方式、空間、多元評價需要聯動。
      
       教師的育人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師評價標準該變了
      
       麻生明院士對自己上中學時,化學教師用一塊紅薯代替瓶塞來做實驗的情境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沒有信息技術的年代,充分利用身邊真實的材料,因地制宜開展科學認識,這種感受度是深刻的,甚至是終身的。信息技術把知識海量地呈現在我們面前,甚至學習可以隨時隨地發生時,我們應該思考,學習真的隨時隨地發生了嗎?同樣也應該思考,究竟該如何深度學習。
      
       2014年上海啟動高考改革,從評價方式上引領教與學發生轉變,期間導師制、選科走班、過程性評價、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教育環節逐漸生成,各所學校也因此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和特色,特別是大學與中學的聯動,從人才培養的終端來回望基礎教育的不足之處,同時大學教授到中學授課,從科學精神和專業素養等方面有極大的指引,這是中學教師欠缺的。
      
       評價“教學能手”的標準歷來是,他(她)可以精確地告訴學生每道題的答案。在這樣的“教學能手”的打磨下,學生確實能精確無誤地答題。很多時候,我們對一位資深教師、名師的界定有這種標準:他熟悉每冊教材,甚至哪個知識點在哪頁、哪行,他都能馬上說出來?,F在聽起來像不像在描述一個機器人?我們還會這樣評價“教學能手”,他(她)可以預測中考、高考命題;我們對優秀教師的評價有:他(她)全身心撲在教學上,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狠抓教學,任教班級學生即便其他學科成績很差,他(她)教的這門課也可以優秀……
      
       在新型的教與學關系中,我們必須思考,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師資?筆者于2017年1月6日發表在《文匯教育》上的《名牌高學歷畢業到初高中任教是師資浪費嗎?》討論過引進高學歷師資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一些高中早就開始儲備這種資源的行動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當招生政策的變化使得生源分布漸趨平衡后,師資力量將是一所學校辦學的重要資本。
      
       在“雙新”背景下,我們的教師需要具備的素養有:熟悉學科史,熟悉知識結構,賦予知識一定背景,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有同理心,在教學過程中要傾聽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清理他的思維路徑,而不是固定跑道;教學環節要多安排實踐類課程,要舍得時間給學生去感悟、發現;要給學生留白,給學生獨自思考的時間,一個懂教育規律的師者不會霸占學生的每一分鐘;教師要有舉重若輕的教學本領,疑難問題深入淺出,而不是拿著高三的題目給高一學生做,以難度來樹立教師權威;教師不要把押題、猜題的情緒傳染給學生,導致學生應考的投機心理;教師必須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這樣的教師才是真實的、心理健康的,他(她)的課堂才會真實生動打動學生……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教師必須是一個學習型的人,隨時更新自己知識,補充課堂教學內容,與時俱進。高中化學教材有“固氮”這個概念,而且是高考高頻考點,我們每位化學老師都會在課堂上講哈伯的合成氨法,但是,在尋求綠色能源的研究中,人類開始追求“固氫”;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什么叫“碳達峰”、何為“碳中和”,是否鉆研“固碳”?因為不考試,我們的化學老師一般是不會教的,何況不學習的教師也教不來。
      
       大學教授到中學開課,設計更好的育人方式
      
       自2018年3月開始,復旦大學每年在復旦附中開設30多個門類的通識微課程,覆蓋到每個學生。復旦大學環境科學系的戴星翼老師在復旦附中上微課時提到,小時候在崇明邊上的長江游泳,身邊有魚翻出來共游,如今水質堪憂,沒有魚了,課堂里學生們欣然一笑,想象的是講臺上慈祥的戴爺爺在水里與魚共游的情境,笑過之后的思考是如何保護水源;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的陳正宏教授每次到復旦附中上課,把自己收藏的明代、清朝的古籍資料背過來,十幾本攤開,“你們過來摸一下,看看明朝的紙張”,等學生摸了,他又忍不?。骸靶⌒狞c”,“看古書不要太武相”。他還經常得意地與學生分享自己在全世界各種市場淘古籍的經歷,課堂從枯燥的古籍版本認定延展到教授淘貨的經歷,下課后,學生追問教授:“文廟在哪兒?” 15、16歲的少年們對古籍書心向往之。這樣的課堂是愉悅輕松、充滿想象畫面的、注重體驗的。
      
       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說,教育要培養一個人20年后展現出來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表達、合作、語言能力;自我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數學運算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會問問題,會思考。大學教育延伸到中學,將教育融通,就是做這樣的準備。
      
       教育,“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半p新”背景下,核心素養、真實情境、深度學習、項目化、單元設計等概念涌現,不是否定過去,而是在二期課改的成果下設計更好的育人方式。麻生明院士說,這個過程很難,但是必須去做;高興的是,其中的一節課,讓他回憶起自己的中學課堂,回憶起自己的中學化學老師用紅薯當瓶塞的智慧,那才是教育的力量。
      
       (作者為復旦附中化學特級教師)


相關資訊

  • 福建省教育裝備與基建中心召開黨紀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

    4月15日,福建省教育裝備與基建中心召開黨紀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會議傳達學習《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通知》《中共福建省教育廳直屬機關委員會關于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通知》精神,研究部署黨紀學習教育工作。  會議要求,要提高思想認識,強化組…

    2024/4/21 14:59:09

共有條評論 網友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龙县| 连南| 滦平县| 曲阳县| 桐庐县| 封丘县| 美姑县| 吉林省| 新丰县| 鄂伦春自治旗| 滦平县| 改则县| 霍城县| 浠水县| 忻城县| 固安县| 五河县| 新昌县| 灵寿县| 荃湾区| 武定县| 舞钢市| 东明县| 黄山市| 道真| 安远县| 巴楚县| 开鲁县| 桓台县| 搜索| 肇州县| 中卫市| 泗洪县| 齐河县| 巫山县| 聂拉木县| 泸水县| 梁平县| 略阳县| 西林县| 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