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以后,孩子們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更多了。 南都拍客 車迪 攝
南都訊 廣東進入兩會時間,“雙減”已是多方關注的焦點話題。“雙減”政策出臺近半年來,9大試點城市有何積累和成效?南都記者查閱試點城市的教育部門的官網信息,經過初步整理,匯總了85個與“雙減”相關文件、通知和公告,梳理發現,這些政策信息均緊緊圍繞校外規范治理、校內減負提質兩條主線。
許多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計劃在今年廣東省兩會上提出相關建議和提案,為構建教育新生態提供智力支持。
試點城市“雙減”政策
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大幅降低
據南都記者梳理統計,85個與“雙減”相關文件、通知和公告,對校外培訓機構、學校、老師、家長、學生等多方面的主體,多部門聯動、“疏堵并重”、系統化地開展綜合治理。力度之大,層次之深,前所少見。
要想打好“雙減”“疏堵并重”的系列組合拳,多部門聯動必不可少。南都記者觀察發現,超過10個政策為多部門聯合發布和執行。比如,針對義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相關工作,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等五部門、廣州市教育局等四部門、成都市教育局等三部門就分別聯合發布相關政策文件。
仔細查看這些文件的內容則不難發現,當前試點城市“雙減”政策相對聚焦校外治理層面。比如,在85個文件、通知和公告中,涉及“校外規范治理”內容的政策文件就有56個,“校內減負提質”層面的政策文件有39個,其中廣州市教育局的18個文件中,涉及“校外規范治理”的超過10個。這些文件涵蓋校外培訓機構的學科鑒別、資金監管、營改非、違規通報等問題,層次較多且覆蓋面廣。
正如廣東民建會員、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張雯聞所說,“前一個階段的任務是‘壓減’”,但“政府引導機構轉型和發展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
此外,同樣是聚焦校外規范治理,各個試點城市的具體舉措各有特點。南都記者關注到,相比此前的學費標準,在政府指導價下的校外學科類培訓收費大幅降低。
“政府出臺指導價,主要目的是指導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經營,減少漫天要價、天價收費現象。”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政府指導定價標準應該結合機構的經營成本、市場對培訓的需求、當地的消費水平等因素確定。但從目前公布的各市的政府指導定價標準來看,明顯是低于市場價格。
校內減負提質
建議加強托管監管,確保托管安全
“政策實施是一個動態平衡的漸進過程。在不同的時間節點,政策有不同的關注重點和不同的實施目標。”張雯聞指出,接下來“壓減”的任務完成之后,“雙減”工作的重心應該是“疏”。“這項工作對相關行政部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定要走在前面,想在前面,切實為教育服好務。”
事實上,“疏”不僅在于校外,也在于校內。南都記者觀察到,以“疏”(正面引導)為主的綜合舉措正在逐步鋪開,在夯實校內教育教學內功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校內課后服務質量和水平,成為扎實做好“雙減”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南都記者注意到,在初步統計的試點城市39個“校內減負提質”政策文件中,其主要內容集中于課后服務、作業管理、師資培訓等。以課后服務為例,廣州、成都和長治等試點城市紛紛出臺政策,為學生提供午餐、午休、課后托管等服務。
不過,相比于“校外規范治理”,“校內減負提質”還有待進一步深化和加強。在華南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治理與創新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余暉看來,經過一個學期的探索,各地各校在校內課后服務方面已形成寶貴的實戰經驗,但有些層面的問題還亟須形成科學合理的標準。“一是課后服務的形式,除了自習、輔導、活動外,還可以有哪些形式;二是各類活動的時長與活動強度,應結合不同性質活動的特點加以明確;三是課后服務的師資應滿足何種標準,什么樣的機構教師和社會人士可以加入;四是各類服務的收費標準。”
今年省兩會,民建界別的委員就在提案中提到,學校托管工作集中存在幾點擔憂,如托管的安全問題、課程設置的多樣性、低年級孩子難安排、托管效果難評估、監管是否到位等。對此,建議做好安全培訓,保障學生安全;規范托管內容,保證托管質量;公示托管成本,規范托管收費;加強托管監管,確保托管安全。
構建教育新生態
建議和提案的角度和層次較為廣泛
張雯聞對今年廣東省兩會充滿了期待:“我希望兩會期間能看到構建教育新生態方面的提案,能夠回應新背景、新歷史時期下,我們的教育應該怎么做。”
余暉也有類似看法。他告訴記者,自己特別期待代表和委員們在“雙減”減輕學生負擔、“雙減”的附帶效應等方面,提出翔實的建議和提案。“例如我們的初步研究顯示,當前課外補習市場正由校外培訓機構轉向私人家教,并有地下化發展的苗頭。對此相關部門應采取何種應對措施,希望代表和委員們有相關建議和提案。”
事實上,南都記者留意到,今年兩會的“雙減”建議和提案并不在少數,圍繞校外規范治理、校內減負提質兩條主線,涉及的角度和層次較為廣泛。
比如針對校內減負提質的情況,民建廣東省委員會提交了《“雙減”下加強校內托管管理的建議》,民盟廣東省委員會提交了《關于“雙減”背景下促進學校教育減負增效的建議》,民進廣東省委員會則提交《關于以“雙減”推動“雙增” 全面加強和改進我省中小學音體美教育的提案》。其中,民進廣東省委員會的提案就特別提及,廣東中小學音體美教育情況不容樂觀,存在師資配備普遍不齊不強、器材設施場地保障不足、評價體系還不完善和藝術教育有落入應試教育的趨勢等問題。
同時,南都記者獲悉,廣州市政協委員、廣州軟件學院執行董事兼常務副校長遲云平將在其提案中表示,現行的市場反應相對滯后,新有的行業發展格局尚未建立,市場供給和需求錯位。如何有序引導相關從業人員穩步實現再就業,是擺在政府面前的一道亟待解決的課題。
統籌:尹來 游曼妮
采寫:南都記者 孫小鵬 葉斯茗 實習生 曾曉茵 王一帆 王穗子 朱葉 楊紫涵
共有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