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的啟蒙教育的好壞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所以很多家庭從小就會注意自身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即家庭教育。但是,單純依靠家庭教育也是不行的,孩子需要進入學校,進行更加系統的學習,才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才可以讓自己有能力回饋父母、社會和國家。所以,除了家庭教育,孩子的幼兒園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把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早期教育結合起來,才會在孩子學習的態度、性格行為的形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本文旨在說明為何要將幼兒園早期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以及應該怎么做才可以讓兩者結合起來更加有效。
關鍵詞:幼兒園早期教育;家庭教育;有效結合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一個人性格的好壞會對一個人的未來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那么,我們應該從小就要注重孩子性格的形成。而孩子早期的性格是會受到父母和老師的影響,父母和老師在對待人和事所采取的態度和行為方式,這些會被孩子學習并模仿,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因此,父母應該從孩子年幼時就要注意自己在對待人的態度和處理事情的行為方式,切勿有一些不雅行為或不文明的言語被孩子模仿。幼兒時期教育主要是有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兩個教育對孩子性格的形成都有很大作用,只不過老師與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同而已。但是,兩者的教育都很重要,我們都應該重視,不能只注重一方而輕視另一方,不然會讓孩子性格形成有缺陷。所以,在幼兒園時期的教育中,最好把兩者的教育結合起來,才可以發揮出最大的用處,讓孩子的身心發展得更好,讓孩子的性格和能力有更好的提升。
1、幼兒園早期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的原因
1.1幼兒園早期教育的優點
幼兒園早期教育是指把幼兒教育擴展到家庭、社區里,是現在發展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它可以讓孩子可以盡早了解幼兒園的教學方式,讓家長知道早期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也可以讓他們盡早參與到親子活動中,加深孩子與家長的情感聯系;還可以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憧憬之意,提高了幼兒園的入園率。當然,幼兒園早期教育也可以讓孩子了解與人交流應該持有怎樣的態度,可以慢慢地適應與集體一起生活的方式,為以后的學習交流和性格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現如今,幼兒園早期教育的教育模式日漸規范化,在國家機構和全體社會人士的關注下,幼兒園早期教育儼然已經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教育活動,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幼兒園教育環境,有助于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可以幫助孩子性格的形成和能力的成長。
1.2家庭教育的優點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就說明了環境對人的影響。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環境,這一切都對孩子的性格有著極大的影響。從孩子出生起,父母就會先被孩子認定為模仿對象,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孩子的人生態度和行為處理方式。父母要做一個正直、有責任感、言行一致、誠實守信的人,如對待人要公正,答應的事情一定要踐行等等,這一系列好的態度、行為方式父母都要兼具。否則,以后這會影響孩子與父母的情感交流。除此,父母無論在做什么事情、面對什么樣的挫折都應該保持自信、樂觀的心態;當自己做錯事情時,也要敢于向孩子認錯,讓孩子明白父母也不是萬能的。總的而言,父母的一切處事態度和行為處理方式都可以對孩子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父母要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做好孩子的“啟蒙老師”。
1.3兩者相結合的優點
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早期教育都對孩子的性格培養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只不過這兩者在教育模式上有些許區別,家庭教育是通過言傳身教,幼兒園早期教育則是創設教學情境教學。家庭,說到底是人們生活的地方,父母與孩子一起的相處也是生活,那么父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父母的言行舉止和處事態度。所以,在生活中,父母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和態度,不要讓孩子學習到不文明的言語和不負責任的處事態度等。而在幼兒園早期教育中,主要是通過在家庭或社區里進行幼兒教育,讓孩子提前學會在幼兒園應該如何與人怎么進行交流等等。生活和社會這兩個是孩子以后不可避免的,所以不能撿了一個便丟了另外一個,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早期教育結合起來,讓孩子可以擁有端正的態度和行為處理方式以及與他人溝通相處的能力,讓他們在以后可以更好地發展。
2、幼兒園早期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的有效措施
從上述闡述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不一樣的作用,不過都是可以促進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未來更好的發成長。因此,在實際教育中,要雙管齊下,兩手同時抓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
2.1家庭教育應為幼兒園早期教育奠定基礎
很多幼兒在三四歲的時候便被父母送到幼兒園進行學習。但是,因為前期孩子都是與父母一起生活,接觸最多的也就是父母跟其他的一些親戚,沒有接觸過很多小朋友,對別的環境也是覺得很陌生的。眾所周知,幼兒是很缺乏安全感的。當幼兒去到陌生的環境里,父母又不在身邊時,孩子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抗拒心理,就會經常哭泣,想要去找爸爸媽媽。所以,在幼兒去幼兒園學習之前,父母在教育中應該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與他人接觸、交流,也要鍛煉孩子離開父母身邊,減緩孩子對父母的依賴程度,讓孩子可以快速適應沒有父母的環境;可以讓親戚家小孩或鄰居家小孩多與自己孩子一起相處,教會孩子與他們相處,并模擬幼兒園教學情境,讓孩子在家也可以像在幼兒園那樣與他人進行交流、游戲等,讓孩子提早適應集體生活。比如,可以把鄰居和親戚家的孩子集中起來,開展幼兒園會進行的搭積木游戲,讓孩子之間可以相互幫忙,逐漸熟悉對方,可以與對方好好交流以適應集體生活。
2.2家長有意識讓幼兒對幼兒園生活的向往
幼兒園早期教育會通過親子活動讓孩子產生對幼兒園生活的向往。在早期教育中,家長之間可以多多交流,在社區或者家里開展幼兒園的親子活動,讓孩子與父母、別的孩子一起玩耍,讓孩子慢慢適應這種活動,并在活動進行過程中,告訴在幼兒園也可以像現在一樣玩耍,而且會有更多小朋友與他玩,加深孩子對幼兒園的印象和對幼兒園的憧憬。如,可以舉行搭積木比賽,把全部孩子分成幾個小組,小組之間相互合作,看最后哪個小組搭出來的積木最大最好看。在活動中幫助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的相處,讓孩子可以多多溝通,學會與人相處。而且還可以在活動中讓孩子對幼兒園更加向往。
2.3以孩子身心發展特點為主布置幼兒生活環境
環境對人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對幼兒的教育中,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身心特點,為孩子營造一個適合成長發展的良好生活環境。可以在孩子的房間里,在房間墻壁貼一些比較可愛的具有教育意義的海報或貼紙,如洗手的步驟圖、撿到錢要交給警察圖、過馬路要等綠燈圖等等。房間環境的布置會會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整天在房間看到這些圖,當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也會潛意識地提醒自己去做,對孩子起到一個良好的行為引導,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比如,孩子在公交車上看到老奶奶時,可以起身讓座給老奶奶。
3、結語
家庭教育與幼兒園的早期教育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性格的培養和健康成長,那么在教育中不能顧此失彼,要兩者一起抓。因此,在教育教學中,要將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早期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兩者的最大優勢作用,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幫助孩子盡早適應幼兒園生活,讓孩子可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吳潔.淺談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結合[J].考試周刊,2018(6):177.
[2]楊菊花.淺談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結合[J].學周刊,2017(18):207-208.
共有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