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近日,一款“智能校服”引發網友關注。
近日,一款自稱植入芯片的“智能校服”引發公眾關注,該校服可實現學生智能管理,包括追蹤學生動態定位、上課是否打瞌睡、在校消費情況及生理狀況。目前,已有12所中小學及教育機構采購“智能校服”,但有學校表示滿意,也有學校試用一段時間后未繼續使用。
該校服研發企業向寶寶研究院(ID:BB_YJY)介紹,該校服的價格比普通校服高出20至30元的芯片費用,但監測打瞌睡、追蹤學生動態、生理狀況等功能需另外付費購買,且暫未有學校采購。
“智能校服”比普通校服貴20至30元
據媒體報道,該校服配合校園人臉識別閘機和手機應用軟件,可全天候追蹤學生的動態定位、學習表現、飲食甚至生理狀況。甚至,經后續升級,“智能校服”還能監測學生上課是否打瞌睡,一旦發現會自動響起警報。
據了解,此款“智能校服”的研發企業是貴州一家科技有限公司。據其官網介紹,目前已與多所學校開展合作,包括貴州省的11所中小學(教育機構)和廣西的1所小學。
12月24日下午,該公司工作人員袁先生向寶研介紹稱,智能校服其實是在普通校服的基礎上植入了硅膠封裝的芯片,校服材質可根據不同學校的特殊需求定制,價格與普通校服差別不大,只是高出20至30元的芯片錢。“但如果學校采購智能校服,我們會免費向學校提供配套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比如安裝在校門口的感應設備,還有供家長、老師和學校使用的APP終端。”
12月24日下午,廣西南寧桂寧小學的莫校長告訴寶研,經學校推薦和家長的確認,學校從今年秋季開始使用“智能校服”,全校760名學生,每人采購了2套秋季校服。“以前采購的秋季校服,每套價格90到100元,智能校服每套110元,也就貴了20元的芯片錢。”
袁先生稱,該校服相當于把學校一卡通植入學生校服,通過獨立編碼的芯片感應收集學生信息,可實現校園無人干涉考勤和無現金消費。“比如學生到圖書館借閱圖書,通過掃面芯片、導入圖書編碼可記錄借閱信息,歸還時如果逾期,會自動結算,并從學生賬戶扣費。”
“智能校服”多項功能需另外付費采購
據袁先生介紹,去年秋季,貴州仁懷第十一中學是最早開始使用“智能校服”的學校。今年,公司已經賣出智能校服約6萬套。在使用過程中,如果校服中的芯片出現人為損壞,公司會回收并免費更換。
但對于媒體報道中提及的監控學生打瞌睡和動態定位學生,有網友認為,對學生進行動態定位沒必要,也涉及個人隱私問題。對此袁先生稱,監控學生打瞌睡是通過在教室安裝高速攝像頭實現的,如果某位學生出現多次低頭的情況,會認為其在打瞌睡并自動發出警報。“課堂檢測系統是需要學校采購,對校服進行升級才能實現的,每套校服的價格也將因此上浮250至300元,目前這個系統還未有學校采購。而動態定位功能主要是通過GPS定位,該功能模塊面向家長,需要單獨付費290元,目前也暫未有家長采購。”
網友聲音
對于智能校服在監測學生生理狀況方面的功能,袁先生也表示,目前出售的智能校服并不包含此功能,需額外花310元購買手環,通過手環可監測學生體溫、心率等數據,并與智能校服綁定。
對于一些網友擔心的學生信息安全問題,袁先生表示,學生的信息存儲于與某互聯網公司合作的服務器上,僅用于學校和家長查詢,不作他用,公司也有專門的安全人員維護服務器安全。
有學校滿意也有學校試用后未繼續使用
目前,桂寧小學正式使用智能校服大約一個月,對于其考勤功能,莫校長表示滿意。他說,用了智能校服,老師不用再像以前每天對學生進行點名,一級級上報出勤情況,學校通過軟件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出勤情況。“通過校門口的監控,哪個孩子沒到學校或者逃學,都能一眼看出來,馬上聯系老師,老師布置作業、發通知也更方便了,家長隨時能了解孩子有沒有進校園,也比較放心”。
莫校長表示,對于智能校服系統的諸多功能,學校目前還未使用,“無現金消費這項我們學校暫時不需要,小學生在校內也沒有什么消費需求,這個比較適合中學”下學期的校服夏裝會考慮繼續使用智能校服。
與桂寧小學不同,貴州福泉市第六小學在試用“智能校服”一段時間后并未繼續采用。福泉市第六小學的冉老師告訴寶研,智能校服其實相當于把門禁卡植入校服,學生對于其與普通校服的區別了解不多。經家長委員會確認后,學校今年采購了幾百套先試用,但使用中發現作用不是很大,軟件的后臺操作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并未繼續使用。
對于貴州福泉小學遇到的情況,袁先生解釋稱,這所學校比較特殊,直接從公司買了芯片,自己找了第三方廠商生產校服,在芯片的縫制上可能經驗不足,“一般我們會向學校直接提供自主生產、縫制的校服”。
袁先生說,在智能校服使用過程中,有些學校和家長不太適應,公司也針對用戶提出的意見進行產品優化,并對家長代表進行使用培訓,提供使用教程和視頻。
共有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