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安全問題關系到千家萬戶,校服是怎么檢測的?主要檢測哪些 內容?有哪些國家標準?

按照質監局、教育廳實施的《纖維制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規定,規范校園纖維制品采購程序,嚴格執行“雙送檢”制度。即校服出廠時生產企業必須報檢,合格后交付學校,學校須驗收、登記,進行驗收檢驗,“雙送檢“合格后方可發放到學生手中。
校服檢測的流程:
一、教育局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專業抽樣人員到學校從未發放的校服當中盲樣隨意抽取一定數量的樣品,封存打包送實驗室進行測試。
二、實驗室依據相關標準要求開展檢測工作,
包含: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異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20多項紡織品安全指標;
三、檢測室出具檢測報告,反饋至教育局。
如果檢測合格,教育局會通知學校可發放校服給學生。一旦檢測出校服存在質量問題,各級纖維質量監督機構可依據《產品質量法》《纖維制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查處校服生產企業,并將處理結果通告教育部門。
常見產品的執行標準:
機織校服
GB/T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
GB/T23328-2009《機織學生服》
針織校服
GB/T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
GB/T22854-2009《針織學生服》
GB/T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

文章來源:浙江恒祥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共有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