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推進中小學課后服務
豐富同學們的課后生活
浙江兩地出新招了!
一起來看看
01
寧波
近日,寧波市教育局印發《關于深化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規范”和“提升”兩個角度深入貫徹“雙減”精神,回應社會急需,順應民生期盼,推動義務段學校課后服務從“有”到“優”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通知》在課后服務時間、服務內容、服務機制、服務保障等四個方面提出13條具體意見。
圖為曙光中學的學生在實驗室里做實驗
做“優”,三大機制守牢育人主陣地
建立準入退出機制。要求每一所學校建立課后服務課程開發與審查機制,在遴選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時,教育行政部門也應對相關課程進行審查;培訓機構出現服務水平低下、惡意在校招攬生源等問題的,可啟動機構清退工作。
建立師資共享機制。寧波市教育局素質教育“五中心”積極統籌體育藝術專門學校等優質素質教育資源,提供系統化的素質提升和拓展課程;鼓勵集團化學校和城鄉教育共同體學校間師資共享,開設同步課堂;鼓勵區縣(市)教育局積極發動社會專業人員共同參與課后服務,統籌組織區域內優秀教師到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開展課后服務。
建立督導評價機制。由市教育督導評價部門對各區縣(市)開展課后服務總體情況進行定期評估,各區縣(市)教育局負責對區域內學校層面的評價;建立定期檢查和督導通報機制,公布課后服務負面清單,對制度不健全、拓展課程未開展、課后服務時間違規集體授課、分快慢班教學和參加校外學科類培訓學生比例較高的學校等進行通報;定期發布各地校可推廣復制的優秀案例。
圖為學生參加“三北烽火一日營”紅色研學活動
創“新”,四大保障優化“雙減”服務體系
數字化課后服務全面優化。要求各地校充分發揮數字資源優勢,探索應用線上課程創新課后服務的方式與機制,滿足學生多元學習需求;市教育局建設和推廣應用課后服務綜合管理、作業統籌監管和中學生在線答疑服務系統,實現選課、考勤、統計監測的數字化管理。
“一校一案”提升課后服務滿意度。堅持“一校一案”動態管理,要求各中小學校結合辦學特色,充分考慮本校學生學習和成長需求,制定課后服務具體實施方案,并不斷完善,持續提升課后服務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家校協同共育凝聚“減負”共識。建立市、區兩級家長成長學院,引導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理性確定孩子成長預期;要求中小學將家庭教育指導作為教師業務培訓的內容,并創新家庭教育課程體系,密切家校溝通。
區域統籌協調保障高質量推進。要求各區縣(市)教育局負責協調相關部門,落實課后服務經費保障,統籌區域教育資源,拓寬課后服務渠道,堅持五育并舉,努力構建輕負高質的區域義務教育良好生態。
圖為鄞州區江東中心小學校“1+X”的課后服務
落“實”,兩大規范回應民生“急愁難盼”
規范課后服務時間。關注學生身體健康,推遲小學一二年級上課時間,義務段學校不得以各種理由變相要求全體學生提前到校,也不得拒絕有特殊情況的學生適當提早到校,對提前到校的學生,學校要“向前”做好早托服務;關注少數家長“剛需”,“向后”落實延時托管服務,學校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延時托管,跨班級、跨年級集中看護;著眼學生全面發展,減輕家長負擔,要求有條件的學校提供非教學日托管服務,鼓勵服務“向外”延伸,在雙休日、寒暑假組織學生走進校外研學基地、勞動教育基地等場所。
規范課后服務內容。明確要求義務段學校每天至少安排一個小時左右的基礎托管服務,引導學生自主安排整理課堂筆記、做作業、預習、偏科補救、興趣探究等內容,促進學習習慣的養成,保證小學生和參加晚自習的初中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明確在基礎托管之外,提供素質拓展服務,要求學校以在職教職工為主體,整體設計素質類拓展課程,菜單式供選擇;支持因材施教,允許初中高段在課后服務時段開展基于學科的分層輔導和拓展提升,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鼓勵推行“無作業日”,該日的課后托管全部提供素質拓展服務。
02
紹興越城區
近日,紹興越城區教體局、共青團越城區委、越城區婦聯共同發布《關于公開引進社會優質資源參與校內課后服務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指出將向社會征集優質資源參與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同時越城區小學課后服務將取消分段安排。
此次征集范圍符合一定條件的服務型機構、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等。所學專業與教育有一定關聯性,個人整體素質較高,責任心強,愿意承擔社會責任的高校學生志愿者(師范專業、心理專業的優先);有愛心,能熟練掌握其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或有一定知名度的非遺傳承者;在藝術、體育、科技等方面有一技之長的愛心人士等也可報名申請。
越城區教體局教育科有關負責人說,截至2月6日,越城區中小學課后服務平臺后臺已收到103條申請信息。
申請期結束后,相關部門將成立評審小組進行評審,入選“白名單”的機構(個人)經公示后將列入越城區課后服務社會優質資源目錄庫,有效期為一年。各中小學可根據學校辦學特色、學校傳統項目和學生需求通過課后服務綜合管理系統入庫資源選擇需要的資源,達成合作意向,簽訂合作協議。
“相關‘雙向選擇’簽約工作將在寒假期間完成。”該負責人還透露,為積極營造“多元發展、五育并舉”的成長氛圍,有效提升校內課后服務質量,從新學期開始,越城區小學課后服務將取消第一時段、第二時段分段安排,改為“一體化”開展。“‘一體化’開展是指時間上的一體化,具體安排由各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屆時,各校仍將實行錯時放學,還將為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提供相應的延時服務。”
“雙減”政策落地以來,紹興中小學一直在積極探索增強教育服務能力的方式。新的一年,紹興市越城區推出了嶄新的課后服務相關政策。在新學期到來之際,紹興各小學又有何“新招”?
高質量指導作業
“課后服務就是為了減輕家長負擔。”
在魯迅小學,原本一、二年級的課后服務只有拓展課程,三、四、五、六年級學生會有基本課程+拓展課程。但取消課后服務分段安排后,一、二年級的學生也將擁有基本課程+拓展課程的指導。“我們的目標就是讓所有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都能在學校里完成作業。”魯迅小學教育集團相關負責老師說。
(通訊員 宋澤宏 董月琴)
“為了進一步減負提質,相關學科老師將指導學生高質量完成家庭作業……”這是北海小學的家長近日收到的短信內容。北海小學教育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本班的學科老師將在課后服務中指導學生高質量完成家庭作業,并給學生答疑解難,“把作業盡量在學校完成,把難點盡量在學校解決”。
多元化拓展課程
這個寒假,學生們逃不過的“寒假作業”,老師也沒放過。
“不打無準備之仗”,北海小學的老師們將在寒假完成課后服務備課工作。各校區老師在上學期末就已經根據各自的特長組建好了多元化的拓展性課程。
越牛新聞記者 黃霄/攝
除了利用自身資源開展非富多彩的拓展課程,學校還可以利用社會資源。
《公告》指出越城區教體局將向社會征集優質資源參與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北海小學表示,學校將非遺文化、少兒編程、少兒法制、球類專項、生命科學等優秀拓展課程通過區教體局的專項網站平臺引進北小,讓課后服務豐富多彩。
魯迅小學推出的“校區結合、館校結合、家校結合、社校結合”組合,充分利用了多元化的優質資源。
“校區結合”,魯迅小學意在引進紹興文理學院的一些課程、老師,為學生帶來更豐富的課程。“館校結合”,借助圖書館、科技館等社會資源,為學生帶來更豐富的體驗。“家校結合”,通過有資質、有特長的家長到校參與課后服務,為學生帶來更親切的體驗。“社校結合”,通過社區和學校相結合的模式,讓學生真正走進社會。
“讓家長可以更放心地把孩子送來上課后服務”,不少學校的老師們不約而同地說,這是學校課后服務努力的目標,也是課后服務不斷改進的初衷。
來源 | 寧波教育 越牛新聞
責任編輯 | 顧俊麗
轉載請注明來源:浙江省教育廳官微“教育之江”
共有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