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鹽都區學前教育第一責任區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研討活動,在大縱湖鎮幼兒園舉行,責任區內各公辦、民辦幼兒園園長和骨干教師聚焦主題進行觀摩、研討。這是鹽都區推進學前教育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
“十三五”前期,鹽都發展學前教育與全省大多數地方有著相同的路徑,那就是致力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建好群眾身邊幼兒園,讓每一個孩子“好入園”。據介紹,“十三五”期間,鹽都區共新建、改擴建公辦園和小區配套園21所,新增學前教育學位6210位;全區32所民辦幼兒園有27所通過普惠性民辦園認定,截至目前,鹽都區在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入園幼兒占幼兒總數的93.09%,已經超過省定標準,基本達到普及普惠要求。
如何推進學前教育從普及普惠向優質普惠轉型?這一話題,是近年來鹽都學前教育人深入思考最多、探索實踐最多的。鹽都區教育局分管負責人王麗介紹:“我們已經將發展重心轉向內涵建設,致力在實現普及普惠的基礎上,整體提升學前教育發展品質與質量,讓每個孩子都能‘入好園’。”
學前教育內涵發展靠什么?鹽都學前教育給出的經驗是靠教師,靠教師觀念的轉變和素質能力的提升。近年來,該區通過不斷實踐與完善,已經探索出園所聯動、專家指導、骨干帶動等形式的教師隊伍建設舉措。
去年12月26日,鹽都區教育局聯合常州市劉海粟美術幼兒園進行線上網絡研訓活動,盡管當天是星期天,但是鹽都幼兒園所有教師無一請假。這一變化幼兒園園長陳玉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她說:“現在老師們有更多的機會和園外同仁同‘頻’共振,他們在‘研修+實踐’中由被動變主動,由參加變參與,由帶動變互動,開闊了眼界,捋清了思路,找準了發展方向,可以說他們都在自發地成長。”
除了與區外幼兒園開展聯動外,鹽都區加強了園際之間的互動,該區將全區公辦園、民辦園劃分為4個教研責任區,園所間采取到示范園跟崗、名師送教下鄉、責任區沉浸式研修等舉措,加速推進示范園輻射引領,城鄉園互促共進,形成了思想共進、資源共享、隊伍共聯、共同進步的發展新格局。鹽都區學富幼兒園是一所鄉鎮幼兒園,園長楊娟說:“農村鄉鎮幼兒教師走出去學習的機會不多,現在園所間有了互動,增加了教師學習互動的機會,讓農村教師開闊眼界更加便捷,對他們的學習提高幫助很大。”
鹽都區各幼兒園同樣注重園本研修,圍繞幼兒發展、教師成長、課程建設等話題,組織開展讀書分享會、觀察記錄交流等活動,以個人、團隊成果展示的方式分享觀點、分享思想、分享行動、分享故事、分享快樂,形成了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三位一體”的研訓模式,彰顯了“做有思想的行動者”的園本研修初衷。鹽都區郭猛新城幼兒園堅持每月一個主題,每周一次研討,幼兒園的老師都感到自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教師袁倩倩說:“讀書分享會,將讀書感悟與教育實踐融合,讓我體會到了教師專業成長的幸福,仿佛聽到了大家拔節生長的聲音,這也許就是我們幼教人的幸福所在。”
新的一年,鹽都區將繼續探索搭建更多可獲得專業規劃、專業支持、專業發展的學習、展示平臺,努力讓更多的教師成為有教育思想的行動者,有行動魅力的引領者,有育人魔法的溝通者,從而不斷提升區域學前教育的發展質量。 朱磊 卞桂富
【來源:鹽城晚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66504493@qq.com
共有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