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學期以來,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全面推進中小學課后服務,各中小學通過問卷、座談等方式,充分了解家長和學生需求,有效落實課后服務。
規范落實基礎服務,全覆蓋。雨花臺區課后服務堅持需求導向與學生、家長自愿原則,積極擴大服務范圍和對象。課后服務范圍擴大到區內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服務對象擴大到每個有需要的學生。全區各學校每周5個工作日都開展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由家長或監護人提出申請后,學校提供延時托管服務。
豐富校本特色服務,玩中學。全區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本著“安全第一、自愿參與、滿足需求、統籌協調”原則,廣泛征集家長志愿者,吸納社區資源,堅持統籌優化、公益導向,為不同需求的學生提供服務。
在課后服務活動內容設置上,區內各校發揮資源優勢,結合學校特色和學生需求,在作業指導的基礎上開設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活動。比如,梅山第一小學結合傳統體育活動和創想社團課程,開設“快樂時光”課后服務,將滾鐵環、抓石子、甩紙炮等傳統體育項目,以及機器人、3D建模、模工坊等課程納入課后服務,讓學生學中玩、玩中學;開發區實驗小學定制“作業管理+K★之旅社團+延時托管”服務模式,做到課后服務“一無三有”——“一無”即家校無縫對接,“三有”即內容張弛有度、指導精簡有效、出入管理有序;共青團路中學設置初一、初二年級每周五為“無作業日”,同時在周五課后服務中增設勞動課、藝術課程、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讓作業的形式更豐富,內容更有趣。
積極構建品質服務,提效能。區內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豐富學生校園生活為指導,依據校情和學情不斷優化課后服務內容,提高課后服務質量。比如,小行小學發揮小農場、未來實驗室、藝術創想室、體育場等空間的作用,組織開展綜合實踐研究活動,增加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古雄小學構建“N+1”課后社團模式,將綜合社團與特色社團相結合,結合學校民樂、羽毛球、足球特色項目,聘請專業師資團隊對學生進行專業訓練,促進學生多樣化發展。
課后服務實施以來,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線教師表現出強烈的奉獻意識,有效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和家長的經濟壓力,讓學?;貧w素質教育的軌道。為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幫助教師緩解壓力、增進認同,學校各有妙招。比如,共青團路中學設置了“時間銀行”給教師身心減負?!般y行行長”將教師在本月進行課后服務積累的時間按權重換算成時間“儲存”,在次月兌換。教師在不影響教育教學的前提下提前申請,可以享受“調休”、沖抵病事假、子女家長會、子女接送,還可以積攢時間儲值,在學期結束兌換獎勵;小行小學當天沒有課后服務的教師可以提前半小時下班,讓教師能夠有時間處理個人和家庭事務。同時,學校食堂晚上提供燒制好的菜肴,有需要的教師可按照成本價自愿訂購,解決教師下班晚、買菜做飯費時的實際困難;南站中學考慮到晚自習結束時間為晚上8點,值班教師離校時間更遲,為了讓教師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學校實施彈性上班制度,前一天晚自習值班的教師第二天早上9點前到校即可。
自全面實行課后服務以來,區內各校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豐富學生校園生活為指導,不斷豐富課后服務形式,形成了“一校一策”菜單式服務,“分層學習指導”“作業不回家”“草地教室”等個性化學習項目,課后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不斷優化和提升。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教育局)
《中國教師報》2022年01月05日第9版
作者:錢來順
共有條評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