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剛入門的戶外愛好者看到自己新買的沖鋒衣具備防潑水功能,一到下雨天,就微微一笑,穿著新衣服瀟灑自信地雨中漫步去了。走著走著感覺就不對了……不是說防潑水嗎?怎么還是濕了?
其實“防潑水”和“防水”是兩回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二者的區別。
首先來介紹一下防潑水。
防潑水,往往也會寫成防潑濺,英文是water repellent ,縮寫為W/R。防潑水指的是以疏水性化合物沉積于纖維表面,織物表面留有孔隙,空氣和水氣還可透過,一般會在布面形成水滴(像荷葉那樣),不是真的防水,而是減少水被面料的吸附,使水能夠在面料表面被“撥開”,水停留時間長了還是會滲進里面的。防潑水加工以各種化學材料在布料表面附著一層超細的“針床”,使布料表面的張力小于水的內聚力,因此水滴落后會形成水珠滾開,而不是攤開浸濕。如果這層針床結構被壓平或遭油污覆蓋滲入,面料的防潑水能力就會大幅度降低,甚至開始吸水。面料的防潑水效果還會隨著洗滌和長時間使用而逐漸減弱,甚至失效。
舉個例子,穿著防潑水/防潑濺功能的衣服,當天空下雨的時候,你可以在雨里漫步幾分鐘,然后迅速抖掉衣服表面的水珠,那么你里面的衣服可能不會濕,但是也可能會濕,濕的程度跟水滴量及停留時間有關。如果你看到一件服裝產品介紹頁面寫的是“防潑水/防潑濺”,不要以為真的可以穿著它出去雨中漫步,因為雨真的會把你淋透。
再來說說防水,英文是water resistant/water proof,這里指的是防水透濕面料,一般是指在布料底面做膠底,分coating和lamination(層壓)兩種。coating就是常說的涂層,lamination是復合一層防水料在后面。絕大多數情況下使用層壓(薄膜)材料,也有膠囊纖維、緊密形織物、硅化等多種處理形式,并且通常在面料內層,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防水膜”。防水膜通過粘貼工藝將薄膜與其他材質面料復合,形成復合面料,這些用來與薄膜復合的面料本身并不防水,如聚酯纖維、錦綸等,所以當我們穿著防水服裝遇到淋水天氣時,會看到水滲入到服裝里面,就像普通面料的服裝一樣,但是服裝的內層卻是干燥的,并沒有水滲進來,這便是復合面料中間的那層防水薄膜發揮了作用。
防水能力用抗水壓值來表示,即以固定面積的防水布阻擋持續上升的水壓,當表面滲出第三滴水珠時即為該面料的抗水壓值,通常超過1000mm就可以達到最基本的防水能力。
這類織物通常包括:雨篷、帳篷、充水壩、擋油堤等工業用織物,應用非常廣泛。
兩者的功能區分:
1、防水產品比防潑水產品更能持久的防水,物理及化學性質更穩定;
2、防水產品通常不會由于洗滌和長時間使用而失效;
3、防水產品比防潑水產品具有更高的抗水壓指標,通常至少在3000MM以上;
4、應用到服裝的具體作用上,防潑水處理的主要作用是減少水被面料的吸附,使水能夠在面料表面被“撥開”;防水處理則是一道完全不透水的屏障,無論面料是否吸水,它都將水拒之于外。
共有條評論 網友評論